(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) 摘要:近日,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《经济日报》采访时表示,“拿共享充电宝来看,随着科技的发展,无线充电以及超级快充的普及,充电宝的需求变得不如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那么强烈。共享充电宝平台若想取得长足发展,充电宝共享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引子”。
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:《瞄准真痛点 远离伪需求》
分享经济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的“风口”。与此同时,有关分享经济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也在逐渐升温。专家认为,需要通过监管明确成本来源,设立相应准入门槛,避免资源浪费,使行业和社会双方获益。
从汽车到自行车到充电宝、篮球、雨伞甚至名牌包都在以“共享”之名以行。
数据显示,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,增长率为76.4%,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年均40%左右的增长速度,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%以上。
去年以来,分享经济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的“风口”,“这一领域在2016年的融资规模达到了1710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30%”。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说。30余家共享单车企业、10余家共享充电宝企业、6家共享雨伞企业……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至少有15种共享产品正在“跑马圈地”。
但与此同时,有关分享经济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也在逐渐升级。就共享充电宝的前途,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与王思聪在社交网络上打起了“嘴仗”,陈欧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企业“街电”,王思聪表示绝不看好。在此之前,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公开表示:“共享充电宝到底靠谱不靠谱,很多人都看不准。”
在分享经济领域,资本为何如此“疯狂”?这些所谓的分享经济“产物”,瞄准的到底是“真痛点”还是“伪需求”?
一哄而上的“真金白银”
31岁的徐敏把电子储球柜搬到了篮球场旁边,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扫码取球,每个篮球押金29元,租金每小时2元。这个被称为“中国第一个共享篮球”的项目,5月份拿到了1000万元以上的融资。
这1000万元只是资本在分享经济领域“疯狂起舞”的一个缩影。在共享充电宝领域,35家机构在40天里提供了11笔融资,总金额超过12亿元。在共享雨伞领域,在5月下旬的10天里,也有3家公司获得了超过2000万元融资,诡异的是,在百度指数中搜索“共享雨伞”,直到5月上旬还毫无“痕迹”。
资本对分享经济的热衷并非完全是自建“空中楼阁”,毕竟从网约车、短租和共享单车来看,“共享”已经来到现实,切实走进了人们的生活。投资机构德同资本合伙人陆宏宇表示,分享经济意味着将原有、零碎、分散的资产通过移动互联网组成网络,通过资产网络化来提高使用效率。“国内包括智能手机、移动支付和GPS芯片等硬件基础已经具备。此外,中国市场用户密度很大,有人口密度才能有效率。这些都是分享经济发展的前提。”
但资本的态度已经开始改变行业的自然进程。共享充电宝企业来电科技CEO袁炳松坦言:“我说我就要5000万元,投资人说这事这点钱打不住。去年我们制定的目标是百城万点,这样可以赚到钱,但现在行业起风了,更多玩家涌进来,资本跟我说,目标定得太低了,于是我们现在的目标改成了百城十万点,2019年上半年达到百城百万点,先跑马圈地扩大规模。”
这种狂热已经开始令业内人士担忧。投资摩拜单车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表示:“早期的投资者应该睁大眼睛关注下一个重大事件。但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闭着眼睛进入分享经济领域,很多投资秉持的是‘从众心理’,而非商业感知。”金沙江创投资执行合伙人朱啸虎则认为:“大量风险投资可能被浪费,因为太多钱被投到同一领域。”
资本“一拥而上”又“一哄而散”并非没有先例。2010年至2012年期间的“百团大战”,团购曾被资本视为重要的风口,但在激烈的价格战之后,大多数团购网站灰飞烟灭,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“打了水漂”,再之后投资者在O2O领域里的损失同样惨重,一份不完全“死亡名单”显示,在教育、旅行、生活服务和汽车等16个O2O细分领域,多个项目关门大吉,仅餐饮外卖O2O项目倒闭的就有十几个。
潮水过后,才知道谁在“裸泳”。投资机构嘉御基金董事长卫哲说得相当坦白:“我要泼一泼冷水,有些投资人在退化,钱多人就会变傻。投资就像坐地铁一样,一辆车开过,千万不要跳车,一是有危险,二是跳上来也要补票,还不如在车站坚定不移地相信还会有下一辆车。”
但资本已经在分享经济里投入的真金白银,真的就会“血本无归”吗?答案依然取决于:分享经济是否真有需求?
分享大厅有“门槛”
进入分享经济这个“大厅”之中,要紧的是看清脚下的“门槛”。
共享充电宝的运营方式“百花齐放”,有街电和来电的“机柜式”,也有小电的固定式,既有放在“小场景”的咖啡馆、餐厅中的,也有放在“大场景”车站、购物中心的,既有必须还回出借地的,也有可以在异地归还的……但归根结底,它们真的有需求吗?
在陆宏宇看来,分享经济产品一定要建立在刚需之上,“也就是说,它能解决的问题,替代方案不容易找到,比如你打车不用滴滴,就只能坐公交或者地铁,自行车你不用共享单车,替代方案就是走路。”
但刚需如何衡量?使用频率肯定是一方面,但这并不是指消费者使用某一产品的频率,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是分享经济最大的特征,其动力也正来自当消费者不拥有某一产品时,希望使用它的频率有多高,无法随身携带的自行车要靠分享解决问题正是这样的例子。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、《分享经济的爆发》一书的作者阿鲁·萨丹拉彻就表示,分享经济产品是否成立取决于两个维度:产品有多少价值(成本)和所有者对该产品的集中使用程度(使用频率)。“产品需要有比较大的价值,否则租赁市场的协调成本是非常高的。”以此观之,共享雨伞的思路就未见得成立,没带雨伞又正好碰到下雨的几率,和无法携带自行车但需要短距离骑行的几率完全不能相比。
判断分享经济对需求的满足,还要看它是否存在技术门槛。市场研究机构网经社主任曹磊表示,“拿共享充电宝来看,随着科技的发展,无线充电以及超级快充的普及,充电宝的需求变得不如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那么强烈。共享充电宝平台若想取得长足发展,充电宝共享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引子”。
此外,分享经济要面对的另一道门槛是,它只能在标准化服务上满足用户需求。拿共享篮球来说,北京资深街头篮球爱好者孙茹告诉记者,自己并不看好这一模式:“一是出来打球不会临时起意,总要换鞋换衣服。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能带球出来呢?二是储球柜在拿到球之前看不到球的品牌,也看不到球况,但喜欢篮球的人,都会对这些有所挑剔,很难直接借个破球来打。”
逻辑成立还要“经济合算”
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,分享经济的关键在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匹配。据此来说,‘共享+’模式要实现创新和提升,关键就是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。”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影如是说。
的确,即使确有刚需,分享经济诸领域中产品的逻辑仍不能完全成立。在重资产场景中,需要先投入资源和固定成本。卫哲表示:“一个平台带来的业务,必须先把成本覆盖掉,这本身就是很困难的。比如说专车,你得先把专职司机,专职车成本覆盖掉才能赚钱。”同时,在诸如短租等平台本身仅作为信息中介存在的轻资产场景下,为了标准化,平台同样需要建立包括审核、认证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。
若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,分享经济的发展还要看到底是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,还是造成了资源浪费。拿共享单车来说,区域间投放不平衡、局部地区投放量过大。2015年,我国自行车国内消费量为2153.7万辆,但今年仅ofo小黄车一家就表示将投放2000万辆。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,“尽管各个城市的情况不尽相同,但在部分城市、部分区域确实存在投放过剩的情况。”
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就对此表示:“过度投放,不仅造成资本效率降低,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,同时大量堆积的‘僵尸车’,还要挤占城市公共空间、道路乃至绿地资源。”风口浪尖上的分享经济无限扩张,实际上还在挤占公共资源,一旦资本“退烧”,留下的“一地鸡毛”又将如何收拾?
“对于社会和监管部门来说,需要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外部成本,也就是真正的社会资源,而不是商业资源的使用效率。目前,刻不容缓的是,需要通过监管模式明确成本的来源,同时设立相应的准入门槛,避免资源浪费,使得行业和社会双方都能从发展中获益。”张影表示。(来源:经济日报 文/陈静)